一曲肝腸斷,天涯何處覓知音?端午誕下的女嬰,人們說是不祥的,所以幾乎沒有人喜歡蕭紅。旁觀者“輕”,那份孤獨之沉重不是我們能想象的。祖父對于她來說,就好像黑暗中的一縷光,在她的人生中,那么美那么絢麗,但像流星一樣,轉瞬即逝。孤獨的她更加孤獨。沒有人管。她就如同她筆下的那些植物,沒人搭理。孤獨者盼望流浪,因為流浪途中可以找到其他的孤獨者。在世人眼里,孤獨者是異類。在孤獨者眼里,孤獨者是同類。她身體里流著不羈的血,她終將流浪,四海為家。
如果每一位作家都開著一家酒館,他們的作品是他們的酒,那么蕭紅的酒即使不是最名貴的,也是風味最獨特的,一如鄉下人自制的燒刀子,一口下去,五味齊全。流浪者這輩子流浪,孤獨者這輩子孤獨。她流浪途中遇上了蕭軍。那時她剛剛聞名于文壇,蕭軍也是青年詩人的代表,郎才女貌,一段佳話。但她停不下流浪的步伐,縱使是共同忍饑挨餓,風雨同舟的戀人,也擋不住她的步伐。呼蘭河的冬天冷,冷得地都凍裂了,冷得人心都麻木了,風雨飄搖之時,她遠走香港,流浪,流浪?袷繎浖覅s無家。旁觀者清,心中的痛誰人能知。她和川端康成,大概也是一樣的人。他們的心里都滿溢著孤獨。
蕭紅的世界就是那本《呼蘭河傳》,見字如面。草原上有一種花,生活在人跡罕至的峭壁上,百年難得一遇;ㄩ_之時美麗得無與倫比,但花開之后立刻凋謝,生命最美之時也就是完結之時,蕭紅就是這種花,孤獨,但美得無與倫比,最美之時便是完結。
走進蕭紅的世界,品味她的孤獨,品味她的靈魂。